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癌
编号:138045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应用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4日 医学科学报 2016.06.14
     面被认为是可行的,但是能否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清扫效果尚无循证医学证据。众多的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脾门区域淋巴结清扫能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清扫效果,且在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这些研究皆为回顾性研究,病例数较少,且缺乏针对术后复发率,生存率比较的长期随访结果,仅能反应腹腔镜下脾门淋巴结清扫的近期疗效,其远期疗效尚需更多研究论证。

    4 达芬奇机器人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达芬奇机器人是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手术系统,该系统由医师控制台、成像系统和床旁手术器械臂系统3部分组成,采用了3D摄像、动作缩减、震颤过滤和人体工程学多自由度操作器械等技术,便于进行精细分离、切割、止血、缝合和打结。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具有动作灵活且操作稳定性高的特点,同时三维立体图像使其拥有如同开放式手术般的视野,但其影像局部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体结构感的缺乏,另一方面,目前系统仍无力反馈功能,外科医生无法感知器械操作的真实力度。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最早于2000年用于外科临床,2002年Hashizume等首次报道其用于辅助胃癌根治手术。由于手术设备昂贵、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仅在日本、韩国等国家有小范围应用。2010年余佩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并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目前,这一手术在国内众多的医疗机构均有开展。

    众多的研究表明,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是可行的,一项纳入135例胃癌患者的比较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的研究显示: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4.9 vs 34.1,P=0.733) 。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达芬奇比传统腹腔镜放大倍数更大,可以更好地显示细小解剖结构,更易实现胃周血管脉络化,达到彻底清扫淋巴结且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同时,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了机器人组术中失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两组在30d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短期随访评估,两组在生存率上相似。这说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术后短期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当,但由于该手术尚未广泛开展,尚缺乏高级别询证医学证据明确其远期疗效。

    除此之外,单孔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NOTES) 等微创手术在胃肿瘤应用方面亦在少数研究中心探索与开展。

    5 结语

    微创是外科手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应用日益广泛。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从应用于早期胃癌到进展期胃癌,从腹腔镜辅助到全腹腔镜下完成,影像成像技术从2D到3D,从传统腹腔镜到人工智能手术系统的应用;无论是手术技巧还是器械研发,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都随着发展的浪潮在不断得以完善和改进,随着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补充,有理由相信腹腔镜在胃癌的手术治疗中将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医学科学报》 (第46期 第12版 肿瘤), http://www.100md.com(李红浪 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