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溃疡 > 胃穿孔
编号:13224736
急性胃穿孔术后的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1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23期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疗效,归纳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35例)和综合护理组(3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綜合护理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 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VAS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胃穿孔术后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胃穿孔;术后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3-0120-02

    急性胃穿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胃溃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临床病症,尤其是变化莫测的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那么很容易会使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1]。特别是随着新时期社会大众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变化,我国胃穿孔发病率持续攀增,且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临床采用手术治疗的术后康复效果比较差,有必要施以临床护理干预。本文探讨了综合护理在急性胃穿孔术后患者康复方面的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B超、X线和CT确诊为急性胃穿孔,并全部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复术治疗。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35例)和综合护理组(35例),其中常规护理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1.87±6.33)岁;穿孔直径5~16 mm,平均直径(5.71±2.34)mm;发病到接受手术时间3~12 h,平均时间(5.344±1.58)h。在综合护理组的35例患者中,男22岁,女13岁;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1.23±6.38)岁;穿孔直径5~17 mm,平均直径(5.25±2.34)mm;发病到接受手术时间3~13 h,平均时间(5.45±1.67)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穿孔直径、发病到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而就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1.2.1预防术后感染 胃穿孔容易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或者腹腔感染,若患者在术后3~5 h出现体温增高或者切口疼痛或者压痛等,则预示患者可能会存在术后伤口发炎问题,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缝线部位处以引流护理,每天定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换药处理。

    1.2.2预防出血 在术后24 h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胃管情况,如果胃管部位处存在少量咖啡色液体,那么是因创面部位出现少量渗血所造成的,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患者胃管在短期内出现大量鲜血或者呕吐、黑便等问题,那么护理人员需要防范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的问题;要对患者脉搏、血压和腹部特征等情况进行仔细监测,确保发现患者存在出血问题之后,及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干预,同时还要引导患者适当进行饮食控制,避免出现术后出血问题[2]。

    1.2.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人员要加强心理指导干预,耐心安抚和疏导患者,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或者护理期间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必要的时候可以施以个体化心理疏导来避免患者因负面情绪而影响患者切口恢复效果,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状况和积极乐观心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康复。

    1.2.4加强患者术后护理干预 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后,要对氧气管、胃管、输液管以及引流管等相关管线路进行妥善固定;在术后要使那些血压达到平稳值的患者采取半卧位来使患者呼吸通道的畅通性,减轻患者手术伤口的张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2.5胃肠减压护理干预措施 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胃管的引流颜色和性质,减少积液和积气,确保患者胃部处于排空状态,这样有助于加快伤口的愈合。如果患者的胃管被凝血块或者食物堵塞,采用注射器将其抽出,之后使用10~20 ml生理盐水来反复冲洗患者的胃部,确保患者胃部畅通性。

    1.2.6营养护理干预措施 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要尽可能早地将胃管拔除,之后为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来促进患者肠道的蠕动,加快修复患者肠道黏膜功能;要本着少食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软食,避免患者因摄入过多肠胀气食物而对肠道造成不利影响。

    1.2.7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少食多餐、规律进食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多食用一些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油炸、滚烫或者生冷性食物;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在术后2个月内,要避免患者参与过重的体力劳动;在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及时就医;术后3个月,指导患者到院复查,了解伤口愈合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住院天数、VA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其中VAS评分从0~10分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校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住院天数和VAS评分比较

    常规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5.44±1.99)分,平均住院天数(12.66±2.89)d;综合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3.12±0.34)分,平均住院天数(6.13±1.58)d。可知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VAS评分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2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随着新时期社会大众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变化,我国胃穿孔发病率持续攀增,且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实际上,急性胃穿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胃溃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临床病症,尤其是变化莫测的病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那么很容易会使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3]。通过本次研究可知: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VAS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可见,通过对急性胃穿孔术后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志红.急性胃穿孔术后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22-123.

    [2]尹晓梓.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6):241-242.

    [3]张丽蕊.急性胃穿孔患者46例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5):191-192., http://www.100md.com(肖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溃疡 > 胃穿孔